当前位置: 建筑天下建筑课堂工程资料建筑工程管理对金黔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金黔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建筑天下| http://www.667e.com |11-15 15:20:53| 建筑工程管理|人气:619

对金黔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摘要:对灌区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可改造灌区用水环境,对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水量、节省劳动力,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经济收入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加大灌区配套续建投入,改善水系条件,也为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金黔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灌区节水

  一、灌区概况

  金黔灌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东北部的黔西、金沙两县境内,地处东经105°47′~106°44′,北纬26°46′~37°26′之间;属黔西北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南高,西北和东南部低。灌区涉及金沙、黔西两县的42个乡镇,总土地面积4110km2,总耕地237.62万亩。是毕节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主要生产水稻、小麦、油菜、烤烟、玉米、豆类等作物。

  灌区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乌江水系的一级支流鸭池河、野济河及偏岩河穿越灌区,地表水质较好,多年平均年径流深450~540mm,P=50%的地表年径流总量17.58亿m3,P=80%的地表年径流总量13.68亿m3,P=95%的地表年径流总量10.97亿m3,已建水利设施工程保证率P=80%的年供水能力为1.81亿m3

  灌区出露地层以二迭系、三迭系、寒武系、侏罗系居多,复杂多样,交替变迁。土壤以黄壤土为主,由于母岩岩性差异,地质组合演变,加上人为活动影响,形成有紫色土、石灰土等土类。

  灌区内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共444处,以小(2)型及以上蓄水工程和小(1)型蓄引水工程为主,现有中型水库1处,小(1)型蓄水工程12处,小(2)型蓄水工程46处,引水工程201处,山塘163处,提水工程21处,形成一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大型灌区。

  二、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蓄水工程大多数为土坝,施工质量差,土料压实不密实,造成多数坝体渗漏,从而使水库蓄不满水,水库调节性能减弱,不能正常发挥其效益。

  2.小(1)型以下工程大多数设计标准偏低,坝面无护坡或无反滤层,溢洪道断面尺寸偏小。泄洪能力不够,多数水库为病险库,为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不能正常蓄水。

  2.工程设施大多数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品,陈旧老化。渠道放水闸阀损坏,其启闭机启闭方式落后,放水涵管渗漏、垮塌,引水流量不足,部分电力提水和机械提水设备年久失修,自然和人为破坏因素大,使之不能达到其额定出力和装置效率。

  4.长期以来,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渠道未达设计长度要求,灌区范围内的许多农田未得到有效灌溉。

  5.渠道量水设施不配套,管理站通讯设备落后,不能对工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6.除已实施的渠道外,其他未衬砌、未防渗配套渠道较多,并且现有渠道多数为土渠,部分渠段垮塌严重,已衬砌部分施工质量差,渠道及隧洞、倒虹管、渡槽等渠系建筑物出现渗漏和垮塌,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7.乱开荒,乱砍伐,破坏植被,使得坡面水土流失,渠道淤积严重,有的甚至被填平。

  8.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管理方法不当,有的工程几乎无人管理,使得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现象时有发生,机电设备、引水钢管等被盗。

  9.农户对征收水费的认识不够,受益农户不愿交纳水费,管理人员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10.水费征收制度不健全,按亩计费,造成水资源浪费。

  三、项目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1.为灌区提供了充足水源,有效地提高了灌区的抗洪能力,促进了灌区耕作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得益于水利条件的改善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加快了灌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3.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优质水源,提高了灌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了丘陵山区的人畜饮水问题,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提供水资源保障。

  4.保障了灌区的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灌区总人口为11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灌区耕地成为灌区内农村居民有保障的衣食之源,也成为区域内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灌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加大灌区配套续建投入,改善水系条件,实施灌区配套续建,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2.实施项目建设,是实行节水增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迫切需要。就我区而言,灌区农业用水除本地有限的水资源以外,无其他水源可引用。要使灌区现行的粗放式农业灌溉方式向集约化精细灌溉发展,只有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发展防渗渠道、管道输水等节水工程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灌溉保证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产出率。

  3.实施项目建设,是强化水利行业管理,实行水利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灌区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显露出来,由于灌区投入不足、工程配套陈旧、设施老化、效益衰减,农业生产喝“大锅水”的现象依然存在,直接影响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4.实施项目建设,是灌区群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5.实施项目建设是支持灌区工业生产发展加快灌区经济速度的迫切需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本地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和当地民营企业项目建设速度增长较快,需要灌区提供供水保障。

  6.实施项目建设是改善城镇水环境条件,推动城镇进程的迫切需要。

  7.实施项目建设,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充实物质装备改造传统水利,为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保证。

  8.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需要,由前面两期工程的实施,金黔灌区工程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条件并渐趋完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近一步充分发挥工程系统的效率,以实现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9.实施项目建设是保障灌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灌区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政府领导重视:地委行署、地区水利局、县政府及县水利局都十分重视灌区配套建设,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发展两县乃至全区经济的首位。

  2.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从经济社会环境来说,金黔灌区优质的水资源润泽着两县的城乡,灌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更是灌区发展的基础,工业和土地复垦的优势。从政策环境层面上讲,国家已把大型灌区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列入基建范畴,地区、县市各级政府也把灌区更新改造、现代化建设以及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制度改革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些都表明,灌区的改革与发展,逢天时而承地利,机遇难得。

  3.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金黔灌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7.58亿m3,目前水库塘坝多年平均可利用的水量为14440万m3,水资源利用率在8.2%左右,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通过续建配套,可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用量,灌区土地616.5万亩,耕地率43%,未利用土地资源中,未复垦的荒山所占比重较大,可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现有中产田近45万亩,增产潜力较大。

  4.具有一定的工程基础和建设管理经验。金黔灌区自建成以后,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以骨干雨水利用和引水利用工程为基础,塘堰和泵站作补充的大、中、小和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系统。近年来为了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灌区经济,促进灌区良性循环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金黔灌区于前期利用各种补助资金开展了灌区水利骨干工程和对水源工程的建设和除险加固,为灌区奠定了很好的工程基础。

  5.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两县在灌区范围内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6.具有较强的协同投入能力。项目区经济有一定基础,配套资金能够得到保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为全面实施灌区更新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做好了思想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农业资源开发部门正在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农业部门的农业自建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正在实施的土地复垦项目,烟水工程的配套均为本项目实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项目的集成和联动效应已经显现。

  7.当前农业生产正不断向前发展,土地复种指数也日渐提高,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大量水资源浪费在部分的灌面上,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乡居民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副产品及其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1998年在金沙城关镇和黔西仁和乡村分别实施渠道防渗结合“科灌”的节水技术和45亩蔬菜基地,采取先进的节水技术,经济效益甚好,人均增收千元以上,现在蔬菜基地也逐渐壮大,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观念有了转变,两县政府部门对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建设寄予很大的期望。坚信只要中央补助,灌区骨干工程的建设资金,两县政府也能筹资把田间节水改造工程做好。

  8.节水措施的可行性:节水措施以渠道防渗为主,微、喷灌及其他灌溉方式相结合,配以田间灌溉节水技术,集中连片治理,连片实施。渠道防渗:对干、支渠道未衬砌防渗段进行衬砌防渗,渠系建筑物进行续建配套,再配套田间节水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模式,以达到节水的目的。通过节水改造后,稻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可由原0.36~0.4提高到0.7,旱作物采取沟灌、小畦灌等,可比原灌溉方式节水20%以上。微、喷灌:片区水源渠道位置均高于灌面,利用渠道与灌面的位差,大部分喷灌、微灌系统可获得足够的工作压力,形成自压灌水系统,只有少部分灌水系统需水泵加压。渠道经续建配套及衬砌防渗后,渠系水利用系数有了较大提高,在城镇附近可拟定为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种植区域,因地制宜采用喷灌、微灌节水技术,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采取先进的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加强用水管理的节水,可获得较好的节水效果、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结语

  金黔灌区困难与希望并存,差距与潜力同在。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技术改造,是把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根本之策,是把金黔灌区建设成现代化的大型现代灌区的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毕节地区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省金黔灌区三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9.

  作者简介:简从义(1973-),男,贵州务川人,贵州省毕节地区勘测设计研究院毕节地区水利建筑安装队工程师,中国水利工程协会会员;刘桂玲(1978-),女,贵州毕节人,贵州省毕节地区勘测设计研究院毕节地区水利建筑安装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管理
本文Tags: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论文,工程资料,金黔 灌区 续建 节水 改造

信息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需要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表的评论在人工审核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