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筑天下建筑课堂工程资料道路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监理要点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监理要点

建筑天下| http://www.667e.com |08-22 11:42:07| 道路工程|人气:227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监理要点,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 一、 钻孔灌注桩

1、施工平台

(1)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机具大小等要求决定;高度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0.5~1.0m。 

(2)场地为深水时,可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双壁钢围堰平台等固定式平台,也可采用浮式施工平台。平台须牢靠稳定能承受工作时所有静、动荷载。 


2、护筒设置 
(1)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 。 
(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一般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余不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水域可依靠导向架定位。 

(3)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 

3、泥浆的调制和使用技术要求 
(1)泥浆的调制和使用技术要求,其中性能指标可参照泥浆性能指标选择表。 
(2)钻孔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其性能指标可参照表2-1选用。 

二、钻孔施工 

1、一般要求 
(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2)钻孔时,应按设计资料绘制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和泥浆。 
(3)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4)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孔进行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泥浆性能指标                     
   表2-1 
钻孔方法 地层情况 泥  浆  性  能  指  标 
  相对密度 粘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mm/30min) 静切力(Pa) 酸碱度(pH) 
正循环 一般地层易坍地层 1.05~1.201.20~1.45 16~2219~28 8~48~4 ≥96≥96 
≤25≤15 ≤2≤2 1.0~2.53~5 8~108~10 
反循环 一般地层易坍地层卵石土 1.02~1.061.06~1.101.10~1.15 
16~218~2820~35 ≤4≤4≤4 ≥95≥95≥95 ≤20≤20≤20 ≤3≤3≤3 
1~2.51~2.51~2.5 8~108~108~10 
推钻冲抓 一般地层 1.10~1.20 18~24 ≤4 ≥95 ≤20 ≤3 1~2.5 8~11 
冲击 易坍地层 1.20~1.40 22~30 ≤4 ≥95 ≤20 ≤3 3~5 8~11 

2、钻孔灌注桩钻进的注意事项 
(1)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钻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2)采用正、反循环钻孔(含潜水钻)均应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 

(3)用全护筒法钻进时,为使钻机安装平正,压进的首节护筒必须竖直。钻孔开始后应随时检测护筒水平位置和竖直线,如发现偏移,应将护筒拔出,调整后重新压入钻进。 

(4)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三、清孔 

1、清孔要求 
(1)清孔要求符合钻孔成孔质量标准表。 
(2)清孔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决定。 

(3)在吊入钢筋骨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2、清孔时注意事项 
(1)清孔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砂浆置换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2)不论采用何种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3)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清孔,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四、灌注水下砼

1、钢筋骨架的制作、运输和吊装就位 
(1)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2)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3)骨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 
(4)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2、灌注水下砼时应配备主要设备和备用设备。 
(1)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估计灌注时间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缓凝剂。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泵送机具宜采用混凝土泵,距离稍远的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采用普通汽车运输时,运输容器应严密坚实,不漏浆、不吸水、便于装卸,混凝土不应离析。 

(3)水下混凝土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50mm,视桩径大小而定。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的1.3倍。 


3、水下混凝土配制 
(1)可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 

(2)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适当增加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 

>(3)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4)混凝土配合比的含砂率采用0.4~0.5,水灰比宜采用0.5~0.6。有试验依据时含砂率和水灰比可酌情增大或减小。 

(5)混凝土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为180~220mm。 

(6)每立方米水下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 


4、灌注水下砼 
(1)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2)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3)首批混凝土拌和物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 
(4)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5)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6)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7)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8)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9)变截面桩灌注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对变截面桩,应从最小截面的桩孔底部开始灌注,其技术要求与等截面桩相同。灌注至扩大截面处时,导管应提至扩大截面下约2m,应稍加大混凝土灌注速度和混凝土的坍落度;当混凝土面高于扩大截面处3m后,应将导管提升至扩大截面处上1m,继续灌注至桩顶。 

(10)使用全护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当混凝土面进入护筒后,护筒底部始终应在混凝土面以下,随导管的提升,逐步上拔护筒,护筒内的混凝土灌注高度,不仅要考虑导管及护筒将提升的高度,还要考虑因上拔护筒引起的混凝土面的降低,以保证导管的埋置深度和护筒底面低于混凝土面。要边灌注、边排水,保持护筒内水位稳定,不至过高,造成反穿孔。 

(11)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 
(12)灌注中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合理确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五、承台(系梁) 

1、用套箱法围堰施工水中桩基承台时,宜先填塞桩和预留孔之间的缝隙,然后在套箱内灌注水下混凝土封底,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后抽干水,施工系梁承台。抽水时应限制抽水速度,以确保安全。

2、边桩外侧与承台边缘的净距不得小于设计规定的最小值。 

3、承台质量检验标准见表2-2。 

                  承台质量检验标准                  表2-2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项     目 允许偏差(mm) 
砼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平面尺寸 ±30 
轴线偏位 15 顶面高程 ±20 

六、质量检验及质量标准 

1、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应进行孔位、孔深检验。

2、孔径、孔形和倾斜度宜采用专用仪器测定,当缺乏专用仪器时,可采用外径为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00mm(不得大于钻头直径),长度为4~6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钻孔内检测。 


3、钻孔成孔的质量标准见表2-3。 

4、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检测 
(1)桩身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每桩试件组数为2~4组,检验要求按规范规定。 
(2)检测方法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选有代表性的桩用无破损法进行检测,重要工程或重要部位的桩宜逐 
根进行检测,设计有规定时或对桩的质量有疑问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对柱桩并应钻到桩底0.5m以下。 
    桩基在进行下步施工前须进行桩头开挖。正反面拍照各一张;在安装承台(系梁)钢筋后再拍照一张备查。 
(3)当检测后,桩身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研究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处理。 


                       钻孔成孔质量标准                      
表2-3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孔的中心位置(mm) 群桩:100;单排桩:50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钻孔:小于1%;挖孔:小于0.5% 
孔深 摩擦桩:不小于设计规定支承桩: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 
沉淀厚度(MM) 
摩擦桩: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的桩, 
≤500mm支承桩:不大于设计规定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 〉98% 

道路工程
本文Tags:市政道路工程,工程资料,

信息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需要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表的评论在人工审核后才会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