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筑天下建筑课堂工程资料建筑规划前进中的行道-以株洲市景观绿化的历程为例

前进中的行道-以株洲市景观绿化的历程为例

建筑天下| http://www.667e.com |12-12 13:09:08| 建筑规划|人气:222

前进中的行道-以株洲市景观绿化的历程为例,建筑规划,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介绍了株洲市从建市到至今的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和规划建设的历史,结合历史和现状分析株洲市在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及遇到的问题,并从自然主义,生态修复,景观特色,城市文化与文脉等四个方面试图解决城市规划及绿色景观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引言: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株洲人,对于在自己生活着的再也熟悉不过的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绪,爱恨并存着,走在这个年轻的新工业城市的胸膛里,可以同时看见历史,现在,和未来。从身边走过的一排排行道树,它们同我一起见证了这一切。

  一、城市的渊源:

  株洲曾是三国时候吴建宁县治,唐太宗贞观元年将建宁县并人湘潭县,次后株洲为湘潭县地。民国23年设株洲镇。随着粤汉,浙赣,湘黔3条铁路的建成通车,株洲镇便成为中国南方铁路要冲。民国25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军政部派员到株洲镇选址,分别在田心和董家段和十一兵工厂;民国27年南京永力久化学公司在贺家土筹建化工城。抗战期间株洲遭日军千次轰炸,重建工作发展缓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仅有2条麻石铺设的街道,1条砂石马路。

  二、发展的脚步:

  直到1952年7月株洲建市,株洲的市区建设才跨入新的历史时期。从安装路灯,修建简易民房,兴建公园,成立公交公司等各项公用事业的突飞猛进,株洲逐渐成长为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到1990年,全市有公园3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31.2%。

  1952年,331厂在厂区修建小游园一座,首开建市后单位小公园先河。1953年9月,市委组建苗圃,次年在沿港路,建宁街,株董路,株易路南端一带栽种刺槐,二球悬铃木等落叶乔木和少量常绿乔木,并在株易路南端栽种道旁绿篱,拉开了株洲城区道路绿化的序幕。

  至1962年,先后完成建设路,新老防洪堤和次干道的绿化,年底统计绿化干道达54.7公里,共计行道树12168颗。

  1964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刚刚起步的园林绿化事业陷入困境,各园林管理处,公园,园林队关闭,园林设施破坏严重。

  1963年,将位于建设南路的中心广场建城半圆形花坛,为城市道路上花坛建设之开始。60年代中期,流行一种理论,认为快慢车道之间的隔离带影响交通,因而新修的马路大多无此设施,50年代已经建成的绿篱也在这个时候毁掉,城市绿化的脚步就是如此的曲折和反复,在阵痛和摸索中前进着。

  至70年代,主要完成人民路,新华路,红旗路,沿江路等主要路端的绿化,主要树种二球悬铃木。此树生长快,叶阔而密,冠幅大,夏茂冬枯,夏天遮阴而冬天取暖,另外,还有樟树,白杨,女贞,乌桕和个别路段的广玉兰。

  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共株洲市委,人民政府提出一系列的城市文明建设目标,把道路绿化座为建设“环境优美”城市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事业投资增加,速度加快,其广度和深度也达道新的水平,完成,完善,改造火车站广场,中心广场,红旗广场和红旗路,建设中路,新华路,芦凇路,天台山路等主要感到和次干道的绿化美化工程。

  中心广场于1986年改建城圆形彩色喷泉广场,喷泉周围设台阶花带,每年按花木生长季节换花三次,台阶花带外是绿带,栽植正木球,黄杨,杜鹃花,葱兰等花草,两侧空地有三角花坛各一个,坛内种植月季,另有小品陪衬。炎炎夏夜,喷泉飞珠吐液,于变色灯光,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纳凉群众聚观如云,和四周的现代化建筑共同形成城区一繁华世界。

  80年代的行道绿化,树种也不再是二球悬铃木为主,而是以广玉兰,香樟灯富有美感的常绿树种为主。

  1990年,城区道路绿化总长79.1公里,定植行道树18个品种,计1.6万多株,广场绿化地三处,花坛24个,面积18299平方密,花带面积77439平方米。

  直到现在,新的城市运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扩建,修复,样板工程一个接着一个,不到几年时间,城市已经变了个样。同时,新的城市建设理论不断壮大发展,从前朴素的“绿化祖国”的口号已经不再合适当今时代的潮流。运用景观生态原理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战略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具有时代责任感的城市建设者们心中。在新世纪的园林绿化理念下,株洲必将继续他前进的脚步,完成下一个阶段的历史使命。

  三、在不完美中的成长:

  株洲在近10年的绿化建设里并不是一帆风顺,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曾经也犯下过许多个错误。市民的认识不够,领导的政绩观念等等,除此之外,切实的城市发展及景观建设战略研究和理论引导的贫乏也是一大重要原因。由于上述的原因,株洲曾经就出现了所谓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马路工程”、“厕所工程”、“文化形象工程”,浪费了钱财,也侵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且破坏了整体的生态环境却是难以修补的。另外在道路和广场绿化方面,也犯了风格雷同,树种单一,大树移植等常见的毛病,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大片大片的天然生态系统被房地产等项目破坏,一些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人工味剧烈的模块状绿化。

  记得小时候住在庆云山旁,走在老解放街时常见的一些行道树如泡桐,梧桐,小院子里面的构树等等,那些树,那些花花草草构成了我对儿时回忆的主要内容,原因是现在我生活的周围基本看不见那些从前触手可及的树了!新修的路,新盖的房子早已把记忆埋灭。

  杭州城中的三秋桂子、十里荷风,苏州光福的香雪海,北京香山的红叶,这些著名的植物景观已经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无论在古城还是新城,植物总是可以记载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向世人传播她的文化,也可以像建筑物、雕塑那样成为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一样,行道树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仅反映人们对植物的原始的需求,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人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新的审美情趣,及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

  而现在,依稀可以望见从前的,就是芦凇路两旁的二球悬铃木了,我觉得它仍然是园林树木里的好树种,其优美程度也不亚于香樟之流。更为重要的是,他就是灵魂,这个城市的灵魂,它在株洲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提供这这个城市的血液,净化着这里的空气,排列在城市的躯体里,就像是血管,就是像是肺!

  中心广场,神龙公园,甚至是炎帝的雕像,都可以无法和解放街两旁国民时期的破砖破瓦更加具有传统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新启动的项目建宁购物公园,已经将解放街全部拆毁。一下子,我这十多年在解放街的生活,又只能在脑海里去追忆了。株洲,会不会在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失去往昔的记忆呢?但我们是多么希望我们的后代也能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里并留下他们童年的烙印呀,现代的城市建设者们,株洲就在你们的手中成长啊,它可以是不完美的,但是,千万别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与自然为敌的印象呀!

  四、真理的探讨:

  1、山水园林城市: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也已经开始,并日益严重。“后城市”(AfterCity,2001)现象在中国已经出现,这意味着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扩张,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地景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土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城市居民的生态服务质量将面临严峻考验挑战,这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建设部开展的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环保局开展的国家21世纪绿色工程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的活动以及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山水城市”的活动都反映人们对保护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寄于的希望。基于此,我们株洲市也和其他“B牌”城市一样,开始了争作园林城市的运动,请看图片新闻:争创省级园林城市株洲绿化工人忙。

  株洲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人正在沿江南路绿化带内松土施肥。今年该市城市绿化全部实行招标承包后,责任到人,职责明确。株洲市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12平方米,稍低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0.88平方米,该市正在加紧努力,以最快速度争创省级园林城市于我们同行的城市还有:重庆市,七台河市,湛江市,长沙市,桂林市,南宁市,兰州市,邯郸市,西安市,昆明市等等,在这些城市的努力中,我们看见了中国的地大物博,瑰丽山河!

  2、自然主义的没落:凯文林奇说过:每个基地,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城市的景观绿化为什么也倡导自然主义?正是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必须是“异质的”,而在现在诸多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化工程里,从苗木供求到设计方法如出一辙,结果呢,各处的景观都是孪生兄弟,更要命的是,在这股追求城市高绿地率的风潮下,养成了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各房地产的环境作品的较量中,有没有大树,有没有珍贵树都成了决定胜负的指标。纯粹的自然主义,在从深山老林里被移植出来的大树们的痛苦中没落。

  3、城市的文化与文脉: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关注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外感形象与内在精神文化素质的统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诸多文化的存在,充实了城市的内在美,让城市文脉得到了延续,而在这些因素之中,园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一个城市来说,传统是它的灵魂。

  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灵魂,每年世界各地7000万游客便是冲着它们来的;大笨钟、伦敦塔、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伦敦的灵魂,几乎每个有机会接触伦敦的人都要到这里拜谒。若失去了它们,巴黎还成其为巴黎吗?伦敦还成其为伦敦吗?

  不要以为株洲成为不了巴黎,就算距离很遥远,可是我们仍然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传统。那些耳熟能祥的厂名,那些意义非凡的铁路线还有孕育了民族精神的神灵和祖先,谁还敢说株洲没有文脉呢?我想,株洲的市花红继木,行道树悬铃木都是可以代表地方特色的植物,以后在他们身上是大有新文章可做的。

  4、城市的景观特色:宋人郭熙说得好:“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艺术的生命是特色。城市景观作为艺术而言也必须创造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一时一风,竞相模仿。令人置身城市中周环回顾而不知身居何处。其中的原因,我想是在于不借鉴先进城市如何寻觅、捕捉和创造特色,从而盲目的仿造,从苗木到种植形式株洲完全有他自己的特色,只是在目前景观设计的水平和理论跟不上节奏而已,但是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让人堪忧甚至痛心的,虽然说株洲这块地不是什么龙山凤水,但是在开发之前都一直处于完整的生态平衡中,那些尚未开发的很多地方,如曲尺乡,龙头铺镇,这些地方都已经形成多年的生物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关系了,甚至用俞孔坚教授的话来说,它们是神圣的,可对于城市的开发和建设者来说,它们却往往不足珍惜。

  五、科学的诠释:

  从1950年至今,我想行道树的科学的选择标准都没有怎么改变,就像和平是人类永远的主题一样,下面我们来看看:

  (1)行道树:行道树是在道路的两侧安一定方式种植,形成绿化效果的乔木。行道树生长必需的自然条件是:水,温度,空气,风,土壤,水分。城市环境有其特殊性:密集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人群,汽车交通,烟尘多。行道树生长必需适应城市环境的特殊条件。

  (2)行道树的种植方式:

  ①树带式: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绿化种植带,不加铺装,这种种植带宽度一般不小于1.5米,可植一行或多行乔灌木绿篱草坪,同时在适当的距离要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行通过或汽车停站。一般行人较少的路段,采用此形式。

  ②树池式:在人行交通量大,人行道又狭窄的街道上宜采取树池的方式。一般树池以正方形为好,以1.5米×1.5米较合适,长方形以1.2米×2米为宜,圆形树池直径不小于1.5米。行道树宜栽植于几何形中心。

  为防止树池被行人踏实,影响水分渗透及空气流通,使树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10厘米。

  如果树池稍低于路面,在上面加有透空气的池盖与路面同高,增加了人行道宽度,又避免了践踏,池盖用木条,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制成,两扇合成,以便松土或清除杂物时取出

  (3)行道树的树种选择:

  ①一般要求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易成活,生长迅速而健壮的树种(多采用乡土树种)。

  ②要求管理粗放,对土壤,水分,肥料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少的抗性强的树种。

  ③树干要挺拔,树形端正,体型优美,冠幅大,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的树种。花朵艳丽,芳香郁馥。

  ④要求树种为早发芽,晚落叶而落叶期整齐的树种,叶色富于季相变化的树种为佳。

  ⑤要求树种为深根性,无刺,花果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少根。不招惹蚊蝇等害虫。落花落果不打伤行人,不污染衣服和路面

  ⑥要求树龄较长,苗木来源容易。

  (4)行道树的定干高度

  分枝点:树干第一分枝基点。树干高度分枝一般在3.5米以上把这个标准和人类和平相比,当然显之其渺小,但是却有者惊人的雷同,那就是:永远靠近而不实现之目标,我们园林绿化的建设者们只能是依靠当前的技术力量去完善它,使他接近这个标准,只有这样,我们事业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株洲市志第二册(建设.环保)湖南出版社

  [2]http://www.rednet.com.cn红网

  [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2001第6期第17卷

  [4]总体设计凯文.林奇

  [5]http://www.landscapecn.com/景观中国

  [6]http://www.cnki.net/index.htm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字图书馆

  [7]http://www.abbs.com.cn/建筑论坛

建筑规划
本文Tags:建筑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资料,

前进中的行道-以株洲市景观绿化的历程为例相关文章

信息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需要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表的评论在人工审核后才会显示